齐心抢险 破冰护航
全部达产后,可年产动力电池15GWh,主要为徐工商用车、工程机械以及其他品牌乘用车提供动力电池,为淮海经济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可持续投资理念已逐步成为全球共识。二是追求产业生态链的持续健康发展。
垒知集团董事长、总裁蔡永太讲话现场具体而言,一是以创新为牵引,以高效运营实践为借鉴,攻克以三新为市场主导的创新难关,攻克以零缺陷质量体系的管理难关。垒知人以特有的升旗仪式庆祝44周年44年来,垒知始终怀抱责任与梦想,积极为行业、为社会贡献力量,守护家园的绿色健康发展。这在蔡永太董事长对2024垒知学习与创新年的要求中可见一斑。垒知集团主动拥抱ESG,不仅因为ESG契合垒知集团一直坚持的可持续经营理念,更基于垒知对当下百年变局的清晰认知。正如垒知集团董事长、总裁蔡永太在周年主题讲话中所示:百年变局下的垒知产业一定也是剧变的。
以三一(一流产品、一流服务、一流品牌)做好垒知,以三创(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文化)做强垒知,垒知人必须坚定不移地基于数字垒知的变革方向,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勇于探索,向管理的软肋开刀、向产品迭代发力、向国际化进程迈进。以垒知日=公益日IP文化为起点,发挥垒知力量、承担社会责任,践行ESG理念,创造更加立体、生态、多元的社会价值,共建绿色、安全、健康家园。我们锚定绿色转型发展方向,重构产业战略,加速推进内燃转电动、铅酸转锂电、传统能源转新能源,培育氢能叉车产业,以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新动能。
产销量、营收、研发能力等都是重要衡量标准。我再补充一个数据,我们做智能物流系统的员工平均年龄29岁,他们有学识,有智慧,勇于对标一流,勇于对标标杆式的企业。不同客户可能有不同的系统,同一客户内部也有不同层级的系统。如何看待当前世界工业车辆行业的发展态势和中国在世界工业车辆行业中的地位?杨安国:目前,全球工业车辆行业保持平稳、适度增长的态势。
如您所说,做好了,就会建立起下一场的竞争优势。电动叉车大量使用后,能够更加便利地实现智能化、网联化控制,从一人一车一世界走向无人多机无边界。
在铅酸转锂电方面,推出G2系列锂电专用叉车等产品,锂电产品占电动产品已超60%以上。我们以激励机制创新积蓄企业发展动能。现在我们在世界工业车辆行业排名第七,在3至5年内,我们力争进入世界五强。在中国制造的产品中,有大约2/3是在国内销售,还有约1/3出口海外。
传统能源转新能源,有多条技术路线,不仅依靠锂电池,还有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路线。通过强化新能源技术及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品及服务上的应用,我们逐步构建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发展主线,AGV智能工业车辆产业化及智能网联车队管理系统全球化应用为核心的智能物流发展底座。如果归结到一句,就是人才为本。我们提出了七种能力,研发能力是不是达到了世界一流或是前五的水平?管理能力是不是达到了前五?还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这几年一直在推的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是不是达到了一流的水平?能否做到世界一流,一定是要衡量综合实力。
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关键领域研发专业人才的社招力度,其中集团总部研发中心社招人才超过30人,基本都是围绕智能物流装备系统、以软件为主的人才,大部分是硕士博士,有海外留学经历,有高校专门从事物流装备研究的高端人才。同时,我们打造了合力FICS工业互联网平台,全面提升工业车辆产品智能网联发展,赋能企业客户推进智能制造、智慧运营和数字化转型。
我们加快培育发展氢能叉车产业,率先推出2-10吨的氢燃料叉车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型式试验认证完成氢燃料叉车上牌的企业。记者:向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商的转型是挑战也是机会。
无人多机无边界,是说未来很多工业车辆是无人化的,数十台甚至上百台工业车辆及相关设备由一个智能系统控制,并与工厂、仓库等应用场景中的其他管理系统相连接。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目前,已形成8大类、22个品种的AGV全系列产品,并全新打造智能i系列及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服务,覆盖物流存、取、拣、收、发、补多场景应用。只有综合实力强,才是真正的一流。人才是创新的主体,改革也是为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这一变化在工业车辆行业体现得更充分。
国内竞争国际化是指大部分全球领先的行业厂商都在中国有生产、销售的布局。合力践行以人为本,以精品回报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要按照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调研叉车集团的指示要求,合职工之力做强做大企业。
智能物流是个大系统,首先要构建工业车辆的中央控制系统,控制工业车辆的运行调度、路径优化等。凡是可以走的路径,我们都愿意去尝试,最终通过市场去检验。
引进人才以后,怎么去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这就需要改革赋能。记者| 汪国梁编辑|朱卓记者:安徽叉车集团是中国工业车辆行业的领军企业,在世界上也位居行业前列。
工业车辆行业有类似的说法吗?杨安国:工业车辆行业也有句话,实际上是我们提出来的:如果说燃油车是工业车辆的上半场,电动车是工业车辆的下半场,智能物流装备就是工业车辆的下一场。这一变化给工业车辆行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安徽叉车集团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杨安国:近年来,以汽车行业为代表,新能源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记者:在智能物流领域,安徽叉车集团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杨安国:我们围绕叉车式、牵引式、移载式AGV(自动导向车)和智能物流方案系统集成,发展智能物流产业,向工业车辆产业链的高端延伸拓展。做好了,我们就能够建立起工业车辆下一场的竞争优势。
这几年我们的产品结构变化很大,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重型产品出口量快速上升。对标一流,是多维度的。
合力去年招聘的各类人才超过400人,大部分是校招。去年全球工业车辆产销量是200万台左右,其中55%是在中国境内制造的。
当前,工业车辆行业加速迈向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以安徽叉车集团为例,去年产销量是29.2万台,其中出口9.4万台,在总销量中占比超过30%,海外销售收入增长超过35%。
为什么我们要加大对于软件人才的招引力度?从合力的发展史来看,我们在机械、机电领域有很好的传承,但在做智能物流系统需要的软件架构、AI等领域缺乏经验,要通过大量引入这类高端人才,培养形成新的基因。本公号部分文章与《安徽日报》江淮观察专栏联动推出。该平台已接入工业车辆设备超过3.8万台,平台工业APP、云化软件及重点应用模块超过55个,形成10个以上场景应用解决方案,服务企业客户数量超过500家。杨安国:谢谢你的祝愿,我认为任重道远。
中国在新能源化、电动化领域的巨大进步,给工业车辆行业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记者:汽车行业有句话,新能源化电动化是竞争的上半场,智能网联化是决胜的下半场。
在此基础上,还要研发中间软件,将车辆控制系统与客户的工厂、仓库等管理系统相连接。安徽叉车集团如何把握行业变革大势,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商转型?如何打造同行业世界一流企业?近日,记者采访了安徽叉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杨安国。
这其中需要突破的技术门槛很多,需要攻关、需要创新的地方很多,有大量工作要做,但只有做到这些,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才有生命力。记者:以前生产一台台单一的叉车,以后要通过智能化、网联化,将叉车等设备集成起来提供解决方案,这个转变并不容易。